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2024年9月26日上午,宁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在文荟楼113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会。此次活动特邀宁夏育才中学心理老师杨芳作为主讲嘉宾,面向21级应用心理学师范班全体学生,分享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心理系教师曾祥岚、雍少宏、关荐、茄学萍,以及《班级管理》任课教师周晓慧等列席本次活动。

活动中,杨芳老师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刻的理论思考为依托,向在场师生展示了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独特魅力。她强调,在班主任工作中,“童心、爱心、责任心”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并结合心理学原理,阐述了保持一颗童心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教育者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他们的问题;而爱心则是将每一位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般关心和爱护,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强烈的责任心则体现在明确教育的目的,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认真对待每一次家访,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

面对班级管理,杨芳老师提倡科学民主的方式,通过心理学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她不仅通过合理的座位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鼓励学生们参与班级规则的制定,使班级管理更加透明化和民主化。同时,对于处理学生冲突及师生间的矛盾,杨老师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主张成为孩子们可信赖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智慧与爱心化解问题。她特别提到,心理学在理解青少年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有助于教师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应对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杨老师在处理青少年敏感话题如恋爱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开放且包容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而是选择信任孩子们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此外,杨老师还在分享中提及了一些温馨的小细节,例如在学生18岁成人礼时,她会精心准备小礼品分发给学生们,以此庆祝他们步入成人的世界。这些举动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特别关爱,也让班级充满温暖。

分享结束后,同学们对班级班规的制定、学生冲突、师生矛盾的处理、自己专业的特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问题,杨老师逐一给予了回答。

最后,心理系教师曾祥岚教授总结道:“杨老师作为一名学校心理老师,敢于挑战班主任工作,能够让学校放心、学生信服,说明心理老师可以凭借自己专业的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学们纷纷表示被杨老师的专业精神所感动,认识到原来班主任的工作可以如此细致入微又充满温情,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让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和高效。有学生分享到:“我被杨老师的用心和爱心暖到了!同时她管班又是那么有规矩、有边界。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心理老师和班主任!”

此次交流不仅让学生们深受启发,感受到心理学在实际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魅力,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研室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专业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强了团队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形象与影响力。通过此次活动,参与者们都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学在教育管理和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

上一条: 教育与社会学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系列活动(二十)—宁夏大学法学院民法教研室赴宁东践行实干精神

下一条: 教育与社会学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系列活动(十八)—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室开展2025届毕业生论文开题与指导能力提升教研活动